
由懷孕開始一直到坐月,部分媽媽漸漸開始不喜歡喝水,但其實產前或是產後,喝水對媽媽而言都非常重要,學會正確地補水更有利產後恢復和維持母嬰健康。
產前媽媽不喜歡喝水❗❓
1️⃣ 孕中、後期開始胎兒發育增長較快,子宮開始撐大會擠壓膀胱,準媽媽容易出現尿頻問題,而減少水分攝取。
↪︎延伸閱讀【孕後期⭐小貼士】
2️⃣ 孕後期子宮增大,壓迫下身的下腔和骨盆靜脈,影響靜脈血液回流,水分由於懷期中滲透壓較血液低,容易滯留下身,造成孕婦常見的下肢水腫。
↪︎延伸閱讀【產前運動 助您輕鬆順產】
*準媽媽水分攝取不足,或會導致胎盤和臍帶的血液灌流量下降,影響媽媽與胎兒的營養輸送,其次亦有可能使羊水量不足,間接影響母嬰健康,所以準媽媽補充足夠水分相當重要。
產前正確補水
準媽媽新陳代謝會較一般人高,需攝取較多水分補充及幫助代謝,建議準媽媽最少需較平常多攝取200ml的水分,即每天攝水量約為2000ml,且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攝入,身體更有效吸收利用。
踏入孕後期,一般準媽媽喝水意欲會較低,可採取定時喝水方式,如每2小時喝一杯水(200ml-300ml),既保障準媽媽的攝水量,亦避免喝水過多身體未能吸收引致水腫。而且便於準媽媽控制喝水時間,睡前兩小時盡量不喝水保證睡眠質量。
*小提示:孕期水腫多是因荷爾蒙改變使血液滲透壓受影響,減少水分攝取無助改善水腫,準媽媽應補充足夠的水分,減少攝入鹽分(鈉),讓體內維持相對平衡的狀態。亦可在安全情況下,進行腿部拉伸運動媛和水腫狀況。
坐月媽媽要補水
產後坐月媽媽特別是母乳餵哺的媽媽,補水尤其重要。
1️⃣ 代謝黃金期
產後首兩週是坐月媽媽身體代謝的黃金期,懷孕期間媽媽體內會積聚很多廢物,產後會透過汗液、惡露等排出。產後媽媽需補充足夠水分,幫助體內循環和代謝排泄廢物,及預防排汗過多引起脫水症狀。
2️⃣ 預防便秘
產後媽媽坐月期間腸胃功能減弱,腸臟蠕動緩慢,需補充足夠水分,幫助腸臟蠕動,減少消化物因停留腸臟時間過久,而導致大便乾結、排便困難。
3️⃣ 助母乳分泌
母乳成份多是水,母乳餵哺的媽媽需攝取充足水分,身體才能分泌乳汁。其次可以減少因乳汁濃稠而導致的乳腺增塞。
*母乳媽媽每天攝水量建議不少於自身體重 *35ml。
↪︎延伸閱讀【BB出世⭐小貼士】
產後正確補水
1️⃣ 產後媽媽坐月時避免飲用凍滾水
產後媽媽分娩時失血及損耗氣力過多,身體處於虛弱狀態,身體機能亦有所影響。身體水分容易失衡,水份難以被身體吸收利用,或造成產後面容或四肢水腫。且水是屬性偏涼,產後媽媽由於生產時身體荷爾蒙的轉變,身體較虛弱畏寒,攝入寒涼食物更不利於產後媽媽身體修復。
2️⃣ 正確的產後補水方式
- 產後媽媽喝水建議少量多次,讓身體可充分利用吸收水分,避免過量;
- 盡量只喝溫熱的飲料,腸胃更易吸收;
- 以代茶取代日常飲用水,屬性溫和適合產後媽媽身體。
坐月期間以茶代水,可助產後媽媽調理氣血及溫暖脾胃,改善產後腸胃吸收。月子水使用特選糯米*,遵從古法釀製,以專業分餾設備萃取精華,不含酒精。糯米經發酵後分解成胺基酸及各種微量元素亦完整保留,比一般飲用水分子細小,更易吸收,有助新陳代謝,減少產後媽媽出現水濕滯留體內型形成的產後水腫。
*糯米屬於溫性食物,可溫暖脾胃,補益中氣。
除此以外,母乳媽媽產後亦非常適合使用黑豆水,黑豆含高蛋白質及各種營養素,有助為母乳媽媽補充營養。紫金黑豆水製作時以古法釀造成黑豆納豆,再經HPP液化水解,蛋白質分解成總水解胺基酸*,分子更小媽媽更好吸收。
*黑豆水中的水解性胺基酸有助母體泌乳,對於肌肉生長與修復都有很好功效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更多準爸媽支援,為坐月提前準備,產後更安心、放心 !
除了30天坐月組合,我們亦設有各種產前工作坊,為每位新手爸媽提供支援。
與其每日花時間收集同分析各種產後資訊,不如一次過同專業產後顧問問清楚,仲可以學習不同產後技能、坐月或哺乳知識,現場亦可為有興趣的準爸媽提供試食。
點擊下列各項,了解更多。
➤ 自己坐月話咁易 ~「免費」網上產前講座
➤ BB 沐浴速成班 ~產前工作坊
➤ 自己坐月話咁易 ~產前工作坊
➤ 坐月準備及炒米茶DIY ~產前工作坊